參考新聞連結:2019/11/12 不忍台語將滅亡,阿華師:「我這一輩子,再也不說華語了。」
採訪/洪采姍 攝影/李政屏、劉煒堯 企劃、剪輯、後製/劉煒堯
不忍台語將滅亡,阿華師:「我這一輩子,再也不說華語了。」
你敢知影,閣過五十冬,台語就欲滅亡啊! 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did something purely out of love?
我是抱著一種「殉情」的心情咧講台語。
拒絕講華語,共我的生活造成足大的痛苦、佮無方便,一點仔好處就無。
為啥物欲做遮戇的代誌?
將台語想做我心愛的姑娘,你就知矣。
為著愛。
講台語,是我這世人做會到上蓋浪漫的代誌。(華語翻譯)
我是抱著「殉情」的心態在講台語。
拒絕說華語,對我的生活造成很多困擾,既不方便且一點好處都沒有。
那為什麼要做這麼傻的事?
把台語想成我心愛的女孩,你就知道了。
一切都是為了愛。
講台語,是我這輩子做得到,最浪漫的事。
*影片中吳宗信教授名字誤植為吳忠信,在此致歉!
//後記// 聊聊標準語與主流文體
最近一直在思考舒服與自私的界線,關於對於性別議題的反應與注音文的使用,這些行為影響了我日常在網路上語人交流衝突的反思,尤其是發現這一切都只是自己自作多情的時候,那種失落感可能遠比討論當下來得更多一些,但也更想了解這些行為是否有存在必要,而今天想切入的是關於語言。
國語、標準語、官方指定語言、通用語言,這些標準讓人們可以有個官方或是約定好的溝通方式,藉由使用約定俗成或是世界用通甚至是平台、官方規定的語言進行表達,無論是聽說讀寫,都可以更好得讓人理解與被理解、更廣泛的轉譯和傳播,無形中也減少被誤會的可能。但因為這樣方言、少數人使用的語言、或表達方式,就沒有期存在的必要或是被使用的價值嗎? 亦或是因其不流通或是造成觀感不佳就應該要消亡甚至是改變其使用的時機? 經過這幾日的思考,我想最後有個點是需要被內化吸收的:
1. 私人領域或是封閉平台,就像是有主人的家一樣,要在別人家裡進行溝通,就要尊重主人的規範和喜好,像是論壇、平台、期刊或是聚會。
2. 當需要被理解的需求大於表達的需求時,像是討論與解釋的過程,用雙方有交集的語言或文體會更容易滿足需求。
3. 不管是哪種語言或文體,在溝通對話的過程中,過多的情緒只會得到相對應的情緒反饋,對於真實想要表達與想得到回應的內容真實,並沒有顯著的幫助。
最後很謝謝當天嘴巴多方嘗試,用我可以理解的角度跟我說明一個之前一直想不通的觀點,以目前的狀況來說,在平衡內心秩序與大家情緒之間,未來會盡量選擇一個更中性的方式,並當作黑泥實況與論壇是有台規和板規對於注音文限制的,不過對於原則底線的表達不舒服不愉快這點,我依然覺得有其必要,但應該要修改的是字句間情緒含量的控制,這段時間謝謝大家的容忍也對於造成大家的不愉快很抱歉。
//推廣// 阿華師有點熱血聯署小活動
(雖然我覺得有點難度和容易造成上綱~以後就職宣示有10幾個台灣原民語言怎麼辦XD)
阿華師 Facebook 專頁: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阿華師 Youtube 頻道: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